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发注重自身健康,而医疗质量安全直接关乎人们的获得感。因此,在未来可预期的阶段,必须加强对
医疗质量安全的管理与监管。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国家有关部门陆续推出了许多政策法规,希望从政策面来进行引导。
再生医学网获悉,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年),并由医政司对该《计划》进行了专业的政策解读。
一、加强基础质量安全管理,夯实结构质量
围绕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以及医务人员、药品器械、医疗技术等核心要素指导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完善落实,并着力加强急诊、门诊、日间、手术、患者随访等薄弱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
二、强化关键环节和行为管理,提高过程质量
围绕日常诊疗行为、患者评估、三级查房、合理用药、检查检验、病历质量、会诊行为、急难危重患者救治、患者安全管理、护理服务等10个方面进行部署,指导医疗机构提升全诊疗流程的质量安全。
三、织密质量管理网络,完善工作机制
要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进一步健全质控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强质量安全信息公开、探索建立“以质为先”的绩效管理机制,并在工作中强化目标导向、充分发挥考核评估的指挥棒作用,督促指导医疗机构落实相关工作要求。
近年来,我国各级医疗机构都迎来了蓬勃发展,各种新型设备以及高素质医疗人才得以普及,进而提升了整体医疗实力。但与此同时,我国医疗质量安全领域尚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尚待有识之士加以重视并提出解决方案。对此,
再生医学网表示,随着该项政策的推出,相信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医疗质量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