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特别是各类新型
医用耗材的问世,极大提高了临床疾病的诊治水平。当然,这种变化也使得各级医疗机构越发离不开医用耗材的“帮衬”,但高昂的耗材价格也让许多患者直呼受不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
再生医学网获悉,近日,上海市医保局发布《上海市医用耗材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工作规范(试行)》。
《规范》指出,发挥医保基金战略性购买作用,通过谈判准入等方式,引导医用耗材价格回归价值;通过绩效支付,引导临床规范使用医用耗材。今年5月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关于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医用耗材支付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提到,“探索对独家或高值产品通过谈判等方式准入”,“探索以准入谈判等方式合理确定部分高值医用耗材支付标准”。现如今,对于耗材医保准入谈判的探索已经开始。据观察,上海市将谈判准入的方式锁定在“独家高值耗材”上。
具体来看,上海市医用耗材纳入基本
医保支付范围,将分为常规准入和谈判准入两种方法。其中,非独家高值耗材纳入常规准入范围,经专业组评审确定甲乙分类(“甲类耗材”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办法支付;“乙类耗材”先由参保人自负一定比例后,再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办法支付)、限定支付范围等。
独家高值耗材纳入谈判准入范围,通过谈判确定支付标准(支付标准是基金支付和患者个人支付的费用总和)和限定支付范围,纳入“乙类耗材”管理。
而
耗材医保准入谈判的推进,也有望为新技术、新耗材的应用打开窗口。《规范》明确,逐步将临床价值高、经济性评价优良的医用耗材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用高质量的医疗保障水平,满足群众对新技术、新耗材的高品质医疗需求。
不过,《规范》同时也明确,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通过总量控制、严谨测算,合理确定医用耗材支付范围和支付标准”。根据《规范》,纳入医保支付遴选范围的医用耗材应满足三大条件:①安全有效、临床必需、价格适宜且医保基金可承受的医用耗材;②近年本市有采购量且不属于国家明确不予支付范围的医用耗材;③与本市经济水平相当省市已纳入医保支付或本市生物医药产业部门推荐的医用耗材。
独家高值耗材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价格过于昂贵。而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借助医保的力量。对此,
再生医学网表示,随着该项政策的推出,或将有望解决独家高值耗材价格问题,从而让更多的患者能够用得起这些价格昂贵的医用耗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