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地震、火灾、疫情等突发因素都会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给医疗救治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突发事件医疗救治实力,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期能够实现我国突发事件
医疗应急工作规范化开展,从而尽量减少人员伤亡。
再生医学网获悉,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研究制定了《突发事件医疗应急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办法》对突发事件医疗应急信息发现和报告、医疗应急处置和保障全流程进行了规范和要求,明确了有关部门、机构的工作职责,分为四章二十六条:
(一)总则。明确了《办法》的法律依据、工作原则、突发事件定义和适用范围。
(二)突发事件医疗应急信息的发现和报告。明确了信息报告单位和人员、责任报告单位、信息报告流程和报告具体要求,着重强调了突发事件信息分级报告的时限要求和报告内容。
(三)突发事件医疗应急处置。提出了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开展医疗应急的工作原则和责任,按照“快速响应、高效处置”的原则,明确了医疗应急现场处置规范、检伤分类、伤员后送和伤病员救治相关要求。
(四)突发事件医疗应急保障。对医疗应急队伍和基地建设管理、医疗应急专家库建设、医疗应急预案制定、医药物资储备、培训演练、科普宣教、科研创新、工作人员保障及奖惩制度等工作进行了规定。
加强突发事件医疗应急救治实力,既因应了现阶段灾害频发的现实需求,也体现了国家以人为本的治理原则。对此,
再生医学网表示,随着该项管理办法的施行,相信将有力推进我国突发事件医疗应急工作的规范化进展,助力国家更加自信地面对来自自然灾害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