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需要在更大范围内推动循证公共卫生决策,包括在研究者和决策者之间建立一个高效、双向的对话渠道,以增进相互理解;充分肯定可转化为公共卫生政策的研究的价值,优先资助一些以研究循证决策依据为导向的项目。这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环境与儿童健康教育部和上海市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在近日出版的《柳叶刀》杂志上发出的呼吁。
在这篇题为《中国循证公共卫生决策之路》的论文中,科研人员依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过去20余年间在循证公共卫生决策领域的研究工作经验,深入分析了目前在中国推动循证公共卫生政策所遇到的困难与挑战。
近10年来,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成功应用,激发了越来越多有关推动循证公共卫生政策的思考与讨论。在中国,尽管循证公共卫生政策还处于零星起步阶段,但是已经呈现显著增长的趋势。
该论文认为,目前在中国推动循证公共卫生政策遇到最大的障碍就是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之间在许多问题的认识上存在较大差异,而这种差异最终会导致研究者的科学发现与政策制定者所需要的循证依据之间出现脱节。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科研工作者用容易理解的语言,向决策者传递科学研究的结果;另一方面,政策制定者要能够有效利用这些结果信息,并重视循证依据对决策过程的影响。在认识并认同循证公共卫生决策的基础上,还需要在教育与培训环节增加投入,以提高相应能力水平,同时加强公共卫生学院以及相关学术机构将科研转化为公共卫生政策的能力。
该论文提出,一些权威机构如中华医学会,可以在国家或地方层面形成一个公共卫生政策决策依据整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