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于广东省珠海市召开的新医改——公立医院服务新模式研讨会上,作为医联体实践者,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天津等地大医院的院长认为,医联体值得探索,但目前更需要总结研究试点中的问题,做实医联体,而不是一哄而上。
院长们认为,目前医联体分松散型和紧密型两大类,其目的都在于通过“上下”联合,既解决大医院的独立扩张问题,又帮助基层提升服务能力,从而建立有序的分层医疗格局,但目前遇到的问题直接影响其生命力。
上海瑞金—卢湾医疗联合体运行2年了,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院长朱正纲认为,表面的联合好做,但深入下去就遇到了体制制约、老百姓认同、医务人员积极性等多个瓶颈。比如,上海瑞金—卢湾医疗联合体的7家医疗机构分属于不同系统,主管部门不同,财政来源不同。7家医疗机构的院长都分别是法人代表,各自对其机构的人财物有发言权。朱正纲认为,突破瓶颈一定要建立新的管理体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院长陈勇认为,医联体的顶层设计不太给力,很多措施互相抵触。目前要研究医联体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各方需要做什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院长王晨认为,需要研究建立什么样的利益机制,才能把大小医院联在一起。
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洪山说,医联体建设要关注几个问题:一是医联体的目标是什么,二是如何做才适合国情,三是找到大小医院利益的纽带,不应一哄而上搞改革。
本次论坛由中国医院协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