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微波热凝在腺样体肥大手术中的应用
1999年3月~2006年9月腺样体肥大患者23例,男19例,女4例;年龄12~25岁,平均16岁。均有不同程度的睡眠打鼾、鼻塞、张口呼吸,其中5例伴有分泌性中耳炎,曾反复多次在门诊穿刺抽液治疗。23例患者均行鼻咽侧位电及鼻内镜检查,确诊为腺样体肥大[1]。根据腺样体堵塞后鼻孔的范围分四度:Ⅰ度为≤25%;26%~50%为Ⅱ度;51%~75%为Ⅲ度;76%~100%为Ⅳ度。
作者:殷春阳 2015-08-17 13:12:17
  鼻内镜下鼻窦鼻息肉手术105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鼻窦鼻息肉手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 对105例(175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下手术,术后随访1年。结果 治愈68例(64.8%),好转27例(25.7 %),无效10例(9.5%),总有效率90.5%。术后并发症主要为鼻腔粘连。 结论 鼻内镜下鼻窦鼻息肉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术中正确处理中、下鼻甲及鼻中隔,术后定期随访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周斌,李滨 2015-08-17 13:09:24
  鼻内镜手术中微型电刀的应用
影响鼻内镜手术疗效的诸多因素中,手术操作的成功与否对疗效的影响最大。笔者自制了微型高频电刀应用于鼻内镜手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唐冬华 2015-08-17 13:07:49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围手术期护理
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疗效的高低,不仅依赖于精湛的手术技术,也依赖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和综合性治疗方法,特别是围手术期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我科自2007年1月~2007年12月间,对12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施行鼻内镜手术,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吕茜,刘肖 2015-08-17 13:06:00
  鼻内镜检查在鼻咽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和提高鼻咽癌诊断的早期性、准确性、微创性。方法 2002年1月~2005年1月对183例鼻咽部病变患者在表麻下用鼻内镜与鼻内镜直圆形杯状活检钳行鼻咽部活检,或用鼻内镜与鼻咽部活检钳行 鼻咽部活检。结果 183例鼻咽部病变患者,鼻咽部炎症159例,鼻咽癌24例。结论 鼻内镜下鼻咽部活检具有视野清楚、微创、准确性高,患者痛苦小等优点。
作者:文长荣 2015-08-17 13:04:17
  鼻出血血管造影栓塞治疗的护理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也是急重症之一。多数学者主张,如果手术治疗失败,就需进行以血管造影方法栓塞供应鼻腔血源的末梢血管。随着血管造影技术的改进和被广泛应用,此法被积极用于治疗鼻出血患者,其地位与手术治疗并列,且有效率高于手术治疗。此法可以直接看到出血部位及其邻近的血管,因此可以尽量靠近末梢处栓塞血管,避免来自侧支循环所致的再次出血,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赵建新 2015-08-14 14:51:27
  邦亭用于耳鼻喉头颈外科手术的临床观察
耳鼻喉头颈部供血丰富,侧支循环以及静脉丛、静脉网、静脉窦较多,手术、术后出血是耳鼻喉头颈外科医生力图解决的问题。2004年4月~2005年6月,我科应用邦亭治疗耳鼻喉头颈疾病治疗71例,发现邦亭在预防和控制耳鼻喉头颈手术中、术后出血较理想。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平,刘大有,张丽芳,殷延涛 2015-08-14 14:23:19
  白介素23的生物活性与炎症性疾病关系研究现状
白介素.23(IL.23)是Oppmann等[1]于2000年发现的一个白介素.12(IL.12)细胞因子家族的新成员,它与IL.12一样,都是含有亚单位p40的异源二聚体细胞因子,它们的功能部分重叠而又彼此有所不同。我们现就IL.23在炎症性疾病中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林庆海 2015-08-14 14:19:39
  氨磷汀保护鼻咽癌放疗病人腮腺功能的效果观察
观察氨磷汀在鼻咽癌放射治疗时对腮腺功能的保护作用及不良反应。将30例鼻咽癌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放射治疗方法、剂量相同。观察组放疗前30 min静脉推注氨磷汀,对照组放疗前不用药,观察两组唾液分泌及口干情况。 结果放疗结束时观察组唾液量下降(≥50%)、口干及口腔粘膜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其呕吐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均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提示氨磷汀在鼻咽癌放射治疗时对腮腺功能有保护作用,尚需加强镇呕处理。
作者:徐德静,郑晓宇,邢桂红 2015-08-14 14:18:41
  OSAHS患者UPPP手术前后上气道形态学变化
目的 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前后上气道形态学的变化。方法 对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SG)确诊的32例OSAHS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在UPPP手术前后行上气道连续扫描,观察上气道形态学的改变,并根据手术疗效分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OSAHS患者UPPP术后2~3年,平静呼吸时腭后区截面积和左右径增加;深吸气末腭后区和舌后区的截面积和左右径均增加,腭后区塌陷度减轻。各疗效组患者手术前后腭后区截面积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OSAHS患者上气道阻塞平面主要位于腭后区者,行UPPP疗效较好。上气道CT测量数据可作为OSAHS患者行UPPP手术的参考标准。
作者:和守盰,陈斌,殷善开,苏开明,姜晓 2015-08-14 14:17:00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