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医院和医生资源社会化的最重要途径是将医生转化为独立的自由行医主体,而非医院的雇员。比较合理的医生执业结构应当是,一部分医生,特别是专科医生和住院医生,可以继续作为医院雇员。而多数医生,特别是全科医生和基层工作的医生,应当成为自由职业者;他们可以单独开业,也可以组成的诊所或医疗集团。还有一些医生可以同时具备两种身份,既是医院的雇员,同时一部分时间在自己的诊所工作。
只有这样,医生的就业渠道才能大大开放,才能解决目前医学院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者不愿意去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的问题。目前三级医院的医疗资源只对自己医院内的医生开放,基层或其他医院的医生无法使用。因此,医学院毕业生一旦进不了大医院工作,便意味着无法接触到先进的医疗设备,从而业务发展受到阻碍。而当大量的医生不再是医院的雇员时,大医院的资源就要对其他医生开放,通过竞争和签约,让其他医生来使用自己的手术和诊疗设备。这样的话,医生不必非要成为大医院的雇员,完全可以在基层工作,同时又不失去业务发展的机会。这样医院与医生之间就形成了弹性的选择竞争关系:大医院希望与好的医生建立合作关系,好的医生可以同时与多家医院签约,并在多家医院行医。这样,优秀的医生和大型医院便成为社会化的资源:医院并不能垄断医生,医生也不能垄断医院的资源。
当医生的执业途径打开后,将有利于解决目前大量医学院毕业生转行不去行医的问题,从而有助于改变我国医生质量低、特别是基层医生质量低的问题。随着基层医生素质的提高,将会改变目前大量病人拥挤在大医院的情况,从而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因此,医生执业的独立化和社会化,从而大量医生诊所的出现,将是解决我国看病难问题的根本途径。
实现医疗资源的社会化还需要对医疗资源的价格作出合理定价,改变目前由政府行政定价的做法。应当建立医疗资源价格的社会定价机制,由供求双方,加上医疗行业的相关利益方,形成价格的谈判机制,扭转目前对医疗服务价格严重偏低的状况,使得医生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吸引社会最优秀的人才来学医和行医。综上所述,打破目前的医疗资源行政化垄断,实现医疗资源的社会化是解决我国目前医疗卫生体制中的所有严重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我国医改的必由之路。